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我国国情,我国的一直是与企业、农场的统一体。在监企合一体制下,经费、的金福利待遇直接与企业生产经营挂钩,罪犯劳动生产是维持运转的重要手段。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执法的性、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出现“执法”现象,偏离了的根本职能。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法制化建设,2003年司法部实施体制,把企业和分离之后,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就被切断。职能的单一化,的专业化,使能集中精力履行“惩罚与相结合,将罪犯成为守法的基本职能。彻底摆脱生产组织管理、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布场开拓等原本属于企业的工作,真正成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罪犯的场所,而非“生产”。经费的“全额保障”,发放公务员的“阳光工资”,就可实现的刑事执法职能与市场经济利益原则脱钩,可以心地投入到罪犯的工作中去。“罪犯”也终于变回到“服刑人员”的角色,连称谓都随之变更。可以说,监企分离从体制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职能模糊、职能移位、职能多元化问题,是重新找回基本职能、履行根本职能的最有力举措。但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没有科学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考评方法单一、绩效考评和绩效工作没有很好实现衔接、工资一刀切,工作缺乏动力、工作没有积极性,罪犯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仍然过于重视生产。
目前,对的考核依照公务员考核办法,将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部分,考核标准也只是定性地做了些说明,考核内容大体相同,没有体现不同类不同层次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因此,考核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缺乏评价实绩的客观标准,从而使注重实绩这一考核原则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对的考核仍以定性的居多,而定量的太少,性评价的作用仍然很大,这样就给划分等次带来很大困难。南宁虽然是2003年才建立的,但是由于其配置的主要还是从原系统内各个部门抽调过来的,南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合适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导致所有的工资一刀切,对先进人员缺乏适当的激励;同时由于缺乏合适的绩效考核导向,的工作还是过于重视对服刑人员的劳动而不是思想,没有达到体制的目标。因此不管是对南宁还是其他而已,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设置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借助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对绩效进行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长;而已可以提高准确执罚、依法履职、文明执法的意识,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教育罪犯的能力。因此对南宁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体制的效果,而且可以促进队伍的建设。
绩效管理目标考核是现代机关和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近年来对加强管理、从严治警的重要方式。科学的目标考核机制可以客观、、科学、合理地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强化争先创优、务实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目标考核为抓手,充分发挥目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加强效能建设,促进队伍建设整体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完成(喻丹圣,2005)。
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标管理是一种融岗位责任制与惩制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方法,由计划、实施、考核、反馈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张兰,2008)。在这个系统中,计划即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须将目标管理这种现代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数字化管理形式相结合,并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推动监管工作的一个有力杠杆。通过目标考核“职责明晰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考核数字化”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对队伍建设的效果作出科学评价,从而提高工作效能,促进队伍建设整体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完成(王凤芹,200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对执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发展,体制的最终效果能否体现,刑罚执行与罪犯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是否能时代发展,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管理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张兰,2008)。特别随着目前监企分离的推进,为严格执法,对人民的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单一管理体制向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对队伍建设情况的就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柳原,2005)。队伍管理工作通过目标考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严格治警、规范管警的客观需要,更是科学、全面评估队伍建设整体效果的客观需要(邱福兴,2010)。
目标评价既是方法,更是过程,通过数据资料收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队伍建设的过程,确保队伍建设的既定目标能够实现预期,并在过程中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处理能力(张兰,2008)。因此,目标考核评价就是队伍建设工作的“修正液”、“标”。通过科学、准确的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基层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解决,从而提高“抓基层、打基础”的能力水平(王小勇,2009)。
实行目标考核评价,借鉴先进管理,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挖掘工作潜能,使产生紧迫感、危机感,积极工作,主动适应,不断进取和创新,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原动力和创造力,促进队伍建设整体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不断发展(王正清,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