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历史人物传记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8-6-1 16:38:1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本期话题历史写作本期关键词武则天曹操畅销张晓媛:两位写的书几乎都是百万级别的畅销书,有什么秘笈可以传授?

  王晓磊:我个人在写作中有一个原则,史实性大于故事性,逻辑性又大于史实性。因为作为历史小说不能编太多故事,你编的部分应该是历史的空白区,弥补史料的不连贯;而史料也不是完全可信的,因为带着修史人的时代观点、个人意图,写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不符合情理和逻辑的地方,这时候就要细分析了,是历史的偶然还是记载有问题?如果是偶然,要把偶然的缘由解释清;如果有问题,那就要自出手眼让故事符合逻辑、符合情理了。总之写这类长篇传记的关键在一个“顺”字,即便不可解的历史之谜,也要大体上把事儿说明白。至于可读性,首先历史本身就充满魅力,再者就要靠文笔、叙述角度、渲染等手法。

  度阴山:《史记》的可读性人所共知,但你分得清里面哪些是历史史实和虚构的吗?司马迁又从哪里看到鸿门宴上,樊哙大口吃肉?刘邦去厕所?《二十五史》里绝大多数都是史实,也是可读性强的故事。我做的只是用心把这些故事讲给自己听,自己听的很有趣,别人也不会例外。

  王晓磊:通感。你把自己想像成要写的那个人,站在他的、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感觉,争取做到感同,那么就可以像写自己的传记一样去写他了。

  我觉得写历史人物切不可高大全、玛丽苏。就是咱们生活中说话交流,思想也是互相性的。比如你说一句话,听你说话的人,或许赞同,或许不赞同,或许不赞同但尊重你而不说,或许赞同却偏要与你作对。所以塑造人物,特别是塑造帝王式人物时切忌不可片面化,要拿所有的人当人,矛盾性才会显露,不能你说伟大正确就伟大正确,你说不好就不好,要把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观点摆出来,叫读者自己比较,让历史本身印证谁较好谁较差,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再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物,重视有人生意义的事件。

  王晓磊:我比较钟情于“普遍观点上的”悲剧和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对我们来说,其实失败和悲剧的人生更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度阴山:他们都是伟大人物,至少在某一时期,他们用改变了些事情。同时,他们也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

  王晓磊:坦白说我个人读的历史人物传记很少,我比较钟情于侦探推理小说和古籍书。对我创作影响比较大的是二月河先生的作品。

  度阴山:很少读,甚至很少读历史类书籍,读的更多的是小说。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轻易被一本书影响,如果我们能被《水浒传》影响,那也能被《》影响。

  王晓磊:这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确实国人比较喜欢讨论历史,不单是小说,戏剧、影视、游戏之类的也不少,茶余饭后也常讨论。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中国的人民是比较压抑的,现实是比较的,所以讨论历史上那些成功或特立独行的人,其实是一种向往和宣泄。其次,因为我们曾经辉煌,我们总是憧憬曾有过的辉煌。再者,关注历史的同时也是在畅想和假设历史,也算是在心灵上“吃后悔药”吧。

  所以我尽量避免这些思维、这些主题,我要对历史人物做的是同情、理解和祝福,而非或。把历史人物拉到和我们一样的高度,看看他是怎么发生主观、客观变化的。若能把人性、人民性、性、人文性融在你的文字中,让大众接受并引发思考,何尝不是一件有进步意义的事?

  度阴山:中国人喜欢“向前走,向后看”,希望能在过去中找到前方道的密码,历史人物正符合他们这种心理。大部分通俗历史的写作都是写伟大人物,而伟大人物的焦点就是他的“功业”。他创建的功业动魄,使人眼花缭乱。但它是怎么创建的功业,这才是应该通俗历史写作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就是故事,只要把故事写好看了,是否明智,读者会在你讲述的故事里看出来。

关键词:人物传记写法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