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展项目设计师胡晓云:跨越时空洗礼 重温伟大开端

※发布时间:2017-11-22 13:17: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图说: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白铜雕塑《本党定名为中国》在不同布光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外墙青红砖交错,门楣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兴业76号的这幢建筑,了中国自此的历史时刻——中国的诞生。漫步其中,中犹如跨越时空,这里摆放了中国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战争时期的战况和资料。

  “昨天在《》看到习总和中央局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我非常激动。” 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展项目总设计师胡晓云说,“特别是面对党旗,习带领其他中央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誓词。更是让我心潮澎湃。”

  胡晓云介绍,在习等领导同志一起重温誓词的地方,背景是一组铜版浮雕像《起点》,雕刻了15个人的半身像,包括参与一大的13位代表和2位国际代表,背景文字是一大最重要的之一:《中国第一个纲领》。这幅巨型铜浮雕以艺术性手法,层次分明、富有震撼力地带领观众踏入20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更以一种神圣庄严的笔调,向世界展示中国在上海诞生;中国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历史从这里开始。

  “我们运用先进的照明技术,使整个展览空间明亮起来,改变传统馆的压抑、沉闷感。”胡晓云表示,展厅局部展示通过重点光源的突出主题引导便于观众观看,光和重点光主次分明互不干扰,且让主要展示面呈现出宽阔、高大的立体效果,很好地配合了主题内容的展示。

  要在空间略显局促的一大会址之中,展现一个伟大的党、一段伟大的历史、一群伟大的人、一曲激昂的史诗。不仅十分必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如此的重要。然而,这种必要和重要,给展览的打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便于当代观众理解,设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展陈内容伴随着观众的参观脚步,峰回转,“润物细无声”地、自然而然地延展到观众面前,摆脱了纪念馆常见的展板竞相排列的单一展线,也回避掉了蜡像、多、地面塑形等手段的繁杂铺陈,充分演绎主题和内容,使展陈富有韵律感、节奏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

  这组生动的群雕,采用的白铜材质给人物增添了冷峻的厚重感。一群人围坐在一张会议桌前,他们服饰、姿势、表情各异,但目光都注视着右边一位戴眼镜男子。这位男子就是李达,他正在着什么。原来,中国宣告成立的神圣时刻,在雕塑家手中定格了。“本党定名为中国”,就是这组群雕的名称。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厅面积998平方米,要在其中展现“伟大开端——中国创建历史陈列”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展览充分利用了各种空间与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也就是通们看见的什么样的空间放什么样的内容。开阔的前厅,自然的光影,结合党徽、群雕,充分展现了“起点”这一主题序曲,平实的设计手法不温不火之中讲述了一个伟大开端。

  “一大会址纪念馆中的展览设置了许多艺术化情节,这些情节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参观者融入、感受这种现实与历史的变幻与交错,细细品味小情节之中的大味道大文章。”胡晓云表示,在最后的尾厅以追梦和缅怀为基调,展区内设置了缅怀墙,观众站在特定区域向先烈鞠躬,眼前的屏幕上立刻展现出一束束彩色鲜花,庄重的仪式提醒着每一位参观者:我们在和平,感怀幸福生活的同时,更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