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啦!今年江西高校毕业生“薪情”怎么样?哪些专业最好找工作?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有多少?江西大学生最喜欢到哪些城市工作? 1月31日,记者从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获悉,《江西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出炉。
江西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共有317994人,总量比2017届增加了14206人,增幅为4.68%,就业率为86.94%。其中,博士生就业率为95.56%,硕士生就业率为94.16%,本科生就业率为87.99%,专科生就业率为85.82%。
记者注意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前五的专业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医学、化学、设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前5位的专业只有临床医学,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前5位的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前10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新闻与、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中药学、控制科学与工程、音乐、信息与通信工程。一般来说,90%左右的毕业研究生可以在毕业离校前实现就业。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无;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为: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电气工程和音乐。2018年前十位的专业中只有一个公共管理专业与2016年相同。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10的专业是:针灸推拿学、工业工程、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化学、思想教育。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只有工业工程,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制药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共5个专业。但在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前10位专业比较集中,工学学科占了6个专业。
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前10名的专业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药学、材料工程技术、装饰艺术设计、治安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初等教育、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专业;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前10位的专业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技术、注册会计师、药学和初等教育。
在我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中,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后三位的专业是:财政学、矿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率连续3年在后10位的专业无。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后十位的专业是: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古学、运动医学、艺术设计、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税务、外科学。教育和医学学科的专业较多,占了4个。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后10位的专业无。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后10位的专业为:运动训练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个专业。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后10名的专业是,酒店管理、陶瓷艺术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动画、产品设计、预防医学、体育教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主要集中在艺术类和医学类专业,占了5个。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后10位的专业无;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后10位的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产品设计、预防医学、陶瓷艺术设计和美术学专业。
专科毕业生后10名的专业是,电脑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旅游管理、装潢艺术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占了4个,与目前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基本吻合。就业率连续3年排入后10位的专业为:陶瓷艺术设计;就业率连续2年排入后10位的专业为: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共4个专业。
根据统计数据,实际上,我省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已经进行具体创业活动的人数并不多。面部痣的位置与命运在全省各高校的就业上据中,离校时已创业的毕业生只有1504人,仅占我省高校2018届毕业生总数的0.47%,略高于2017届0.43%的占比。
其中:硕士学历层次比例为0.3%;本科学历层次比例达到最高0.82%,占全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69.48%;专科学历层次比例为0.24%。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按学历层次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结构仍然存在,因此,我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主力存在于本科学历层次。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后进行创业活动,但因无法掌握相关确切数据而无法进行统计。
在创业形式的选择上,毕业生选择从事企业创业的比重最高,占据整个创业形式比重的57.71%,高于2017届的51.35%;在创业载体创业的比例达7.51%,高于2017届3.07%,说明各级及学校所建立的创业载体成效正在逐步发挥出来;从事网络创业的比例为24.2%,低于2017届35.82%的比例。
调研数据显示,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为:“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排第1位,占61.42%;“有好的创业项目”和“受他人邀请创业”占第2和第3位,分别占16.82%和10.26%。
毕业生选择创业,家庭“非常支持”占22.02%,“比较支持”占39.52%,“中立”占33.83%,“比较反对”占3.22%,“非常反对”占1.4%。在资金来源方面,父母资助占比47.24%,由此可见家庭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毕业生创业形式上,从事企业创业的占比最多,占44.02%。毕业生创业类型主要为与人合伙创业和个人创业,占比78.75%。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省2018届毕业生中未就业毕业生的比例为13.06%,其中:未就业博士毕业生占本学历层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4.44%,硕士毕业生为5.77%,本科毕业生为12%,专科毕业生为14.18%。
毕业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正在择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其次是“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另外是“在等待单位签约”,而准备创业和出国的比例相比之下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的首要原因是“求职中”,其次是“拟参加公招”,再其次是“拟升学”。
统计显示,学历层次越低,未就业毕业生比例越高的趋势仍无改变。在待就业的毕业生中,离校时仍在“求职中”的毕业生占未就业毕业生构成的比例较高,达98.46%,高于2017届毕业生98.03%的比例,显示了目前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时间越来越长,“慢就业”现象可能会在将来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存在。
2018届超过五成的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面试次数为1-3家,其次是4-6家,7家以上占比8.11%,此外有11.74%的毕业生没有参加过任何面试。说明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求职仍然比较积极。
我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中为江西生源的共有21026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66.12%。净流入情况存在于2018届我省博士层次毕业生中,流向顺差为8.52%。与2017届流向顺差为4.63%比,流向顺差还在增大。高层次毕业生顺差现象的产生,说明了我省在吸纳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政策已成效。同时说明了,我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一些高端就业岗位对博士毕业生的吸引力仍然较强。除我省外,其余主要就业流向地域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市、、河南省和自治区这几个省份占比相同。
2018届我省高校硕士毕业生中,本省生源占比为57.75%,而在省内就业的占比为53.43%,流向逆差为4.32%。与2017届逆差为5.91%比,硕士毕业生净流出情况得到了减缓。除我省外,其它主要就业流向地域为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2018届我省高校本科毕业生中,本省生源的占比为58.03%,在省内就业的占比为41.32%,流向逆差为16.71%。与2017届逆差为15.62%比,本科毕业生净流出情况有了一定的减缓。除我省外,其主要就业流向地域为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2018届我省高校专科毕业生中,本省生源占比为72.87%,在我省就业的占比为52%,流向逆差为20.87%,与2017届逆差为20.29%比,专科毕业生净流出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减缓。除我省外,其主要就业流向地域为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2018年我省高校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向省外区域流出情况得到了一些缓解,特别是博士学历层次毕业生区域流向出现了顺差。但整体上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省外的趋势只是有所改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学历层次上来看,毕业生流出比率情况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而降低。同时也体现了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的中、低端就业岗位对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强。
全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学博士、硕士以及专科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学科与就业行业相关度较高;本科毕业生学科与其就业行业相关度较差。
报告提到,总体上,毕业生就业职位与学科的相关度随毕业生的学历呈现下降趋势,但本科毕业生的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对毕业生专业与职业不相关的原因进行调研,除不便分析的“其他”外,总体来看,首要原因是“本专业相关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占比为29.56%;其次是“本专业相关工作就业机会少”,占比为15.50%。分学历来看,研究生专业与职业不相关的首要原因是“本专业相关工作就业机会少”,占比为30.26%;其次是“本专业相关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占比为16.12%。本专科毕业生专业与职业不相关原因与总体保持一致。
调研数据显示,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与职业相关度最高的学科均为医学,专业与职业相关度最低的均为哲学。研究生专业与职业相关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为教育学和艺术学,本科毕业生为历史学和工学。专科毕业生各专业大类中,专业与职业相关度最高的为文化教育大类,其次为医药卫生大类,第三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法律大类相关度最低。
这也提醒学生和家长,应该在入学选择专业前,就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并仔细对专业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风险进行评估,而不是待毕业时再感到不合适,造成难以改正的错误。
74.08%的我省高校2018届毕业生签约的单位为其提供了社会保障,低于2017届76.88%近4个百分点。毕业生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为3.37分,79.00%的毕业生表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或合同,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具备一定的意识。
调研结果显示,2018届不同性别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有较大差异,男性毕业生平均薪资达到4025元,高出女性毕业生562元。就本科毕业生而言,薪资水平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为工学(4510元)、经济学和哲学(均为4313元,并列第二)、理学(4157元),薪资低于4000元的学科分别是医学(3646元)、(3769元)和农学(3835元)。
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不同学科毕业生间的薪资水平有较大差异,排名前三位的学科分别为经济学、工学和管理学,平均薪资可达到6000元左右,而薪资排名靠后的学科,如历史学、、艺术学和哲学薪资水平较低。
专科毕业生分不同专科大类来看,薪资水平位列前三位的专科大类分别是材料与能源大类(3969元)、电子信息大类(3871元)和制造大类(3694元),而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的薪资水平低于3000元,这与这两个专业大类毕业生所从事相关医学和教育类工作对工作经验、资历等有较高要求有一定的关系,且这两个行业毕业生有较长时间的实习期,所以在毕业初期薪资水平低于其它专业大类毕业生。
2018届毕业生薪资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军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金融业,薪资均在4000元以上。薪资排名前五的工作职位分别是科学研究人员、公务员、体育工作人员、军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薪资均在4200元以上。(记者郑周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