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业设计> 文章内容

质量意识如何融入工程管理?

※发布时间:2018-5-4 13:20:4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记者余琼)4月27日,渤海之畔的恒力石化2000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一建公司MYQ型5000吨门式起重机作业队正在紧张筹备着。4月29日,重1836吨的二甲苯塔将在这里吊装就位。此前,他们已经在大连恒力石化完成3台千吨级设备整体吊装,并两次刷新集团公司千吨百米级塔器整体吊装纪录。

  在大型吊装中,引人瞩目的往往是吊装成功的那一刻。但对于作业人员来讲,吊装成功与否,在起重机组装完成的时候,就基本有了。

  “这是一个繁杂而精细的活。” MYQ型5000吨门式起重机作业队队长宋明全向记者介绍说,这台起重机在此次吊装工况下,自重2260吨,自身高度已超150米。在吊装前,需要在起重机下面铺设载荷扩散垫,将起重机的载荷均匀到地面。

  每张面积为27平方米的载荷扩散垫内,任何两个点水平度误差不允许超过2毫米,否则会导致起重机基础局部压强过大,导致起重机产生不均匀沉降,这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掌握着当前世界最大的单门起重机,让这支队伍既骄傲又感觉压力山大。相比工程施工中其它工序还能以一次合格率多少来衡量品质和安全,对他们来讲,每一个中间环节可能都会对结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这台起重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由自安装、塔架、横梁、吊具、提升、行走、缆风绳、中央控制系统8个部分组成。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可以通过改变组装方式和参数实现不同功能。

  每次组装时,组装方式和参数都是经过精密设计和计算的,这也是一建人掌握的技术秘密。在组装过程中,电脑终端能将毫厘误差实时反映出来,确保精确组装,从而最终实现千吨级设备精准就位。

  此前在华北石化的反应器吊装中,起重机运行平稳,提升过程中在放置一杯水也不会洒出来。在石化余热锅炉平移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控制,两台重3696吨、高百米的余热锅炉保持“行走”速度一致,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二甲苯塔又有新的特点,相对于反应器的“短小皮厚”,塔器更高、壁厚更薄、重量更重,因此,吊装二甲苯塔时,MYQ型5000吨门式起重机用上了专用配套吊环和360度旋转机构,减少“定点”吊装带来的不便,实现大型设备吊装竖直后可旋转,确保千吨级大型设备吊装精准就位。

  青草坡,棕榈树,竹林,小桥流水这是4月20日笔者在兰成中贵管道工程梅园沟风景区的龙神沟观光区看到的一幕。

  管道局承担的兰成中贵管道工程沿线为秦岭和大巴山区,线大致为南北。秦巴山区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管道设计院从2006年开始,用了6年时间进行了初步勘察、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他们高度重视生态,从评价入手,使管线在设计中尽可能避开点、森林公园、文物风景名胜、矿藏区、国家动物区、“512”地震灾后重建区、地方规划区等,最典型的是避让了著名的风景区鸡峰山;同时采取油管道、气管道并行或同沟敷设,这在管道设计史上的长距离山区设计中还是头一次,两条管道共用一条管沟、一个隧道、一个桥涵、一条伴行,尽量减少对大山植被的。在管道通过的山坡上,笔者看到已经采用截水墙或保坎、撒草籽等方法地貌恢复后水土不流失,在河道里采用压重块、混凝土连续浇筑等措施管道,从设计的源头上了秦巴山区的生态。

  秦巴山区素有“地无三尺平”之称,两山夹一沟、夹一河随处可见,可供优化的由都大多十几年前的兰成渝管道占领,管道设计院国家设计大师史航、当年参加过兰成渝管道建设的管道局领导专家都被管道设计院请到秦巴山区来进行现场指导,他们一致认为,为了安全、、确保可施工性和经济性,必须使用隧道群设计。在沿途,笔者看到了由管道一公司承建的与四川接壤的广坪河跨越是油气双管同跨,然后双管一端进入黄泥坪隧道,一端进入石猪槽隧道,实现了桥隧直连。据悉,管道三公司在甘肃康县境内承建的26公里管线条隧道,其中在娃娃鱼区的火烧沟附近就设计了10条隧道,这样,在这里只需对弃渣进行处理即可山体繁茂的植被不被。据悉,管道局承担的兰成中贵管道工程中,共设计40条隧道,其中油管道和气管道共用隧道38条,笔者看到,隧道口已经封堵,隧道至沟谷已经修了排水渠等。

  对于管道实在避让不开的点,管道设计院与地方商谈,该搬迁的搬迁、该赔偿的赔偿,像龙神沟这样无法的风景区尽量减少施工对自然的扰动程度,随后在管道局兰成中贵EPC项目部的大力支持下,管道设计院从设计上为其设计了一个精美的人文风景观光区。

  笔者一行从康县阳坝镇出发,驱车行走20分钟就来到了龙神沟风景观光区。随行的设计师胜告诉我们,管道从的左侧山坡上下来,然后穿过阳坝公,再穿过河流,再爬到右侧的山坡上。输油、输气管道早已“安详”地被埋在地下,笔者看到管道通过后的山坡上采用的是保坎法进行水工,绿油油地长满了小草,临近有的地方造了假山,设计师说是骨架结构的仿生墙,河滩地里的草籽已经由嫩芽变成了如茵绿草。

  质量和安全是工程的生命,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工程质量包括工程中原料和设备的质量,也包括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也包括两部分,既包括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包括工程建成后生产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对生产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运行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质量和设备材料质量,是工程运行后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工程质量以满足安全为首要条件,以本质安全为目标,为工程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要实现质量控制,需要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明确质量和安全管理责任。首先需要增强质量意识。管理者和作业者的质量和安全意识,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的质量,物料、原料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质量水平和过程控制水平,工作的建设质量等分别影响着安全管理人机物法环的各要素,可以说有了质量才有安全,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施工作业质量管控,才能有效做到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建设中应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落实各级质量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不断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通过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工程的设备设施和施工建设质量都提高了,生产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就有了的基础和保障。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办法》中提出了风险防控工作原则。1.分层管理、分级防控。将风险防控的责任划分到各管理层级,每一层级对照专业领域、业务流程,评估并确定安全环保风险防控重点,落实防控责任。2.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将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的职责落实到规划计划、人事培训、生产组织、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职能部门和属地管理岗位,实现管工作必须管风险。3.过程控制、逐级落实。从设计、施工、投产、运行等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行安全环保风险防控,逐级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全业务链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要求涵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大型储库、油气管道、海上作业、油气销售、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专业在内的全业务链,要求涵盖项目设计、施工作业、投产、生产运行、废弃处置等全过程,包括常规与非常规生产经营活动,要从职能部门到基层站队,从管理岗位到一线员工,各层级从管理、技术和作业流程开展,通过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把安全风险防控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级组织和各个环节。

  综上,安全源于质量、源于设计、源于防范的管理思想,通过质量控制、安全质量意识提高、全业务链各层级全过程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防控等,融入到了生产经营的各级组织和各个环节。具体体现在工程设计阶段开展HAZOP分析(与可操作性分析);施工建设阶段采用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意识和技能,将投产方案备案;运行阶段安全管理中安全和质量体系的建立,体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签订与考核,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不断修订完善,到作业岗位全面配置安全作业规程、应急处置卡,工作前安全分析及特殊作业许可制度,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和修订等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事故很多来自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往往更多源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更能工程质量和本质安全程度。

  如某石油化工企业在应对台风时,没有发生任何人身、安全、环保事故,抢险人员总结认为,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工艺安全设计和日常生产运行过程的严格有效管理,是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该石化企业厂区濒临海边,2014年风力15级的台风登陆后到达该石化企业,中心最大风速达50米/秒,是该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台风。台风造成该企业两条220千伏外线断电,直接导致炼厂动力系统、储运系统和所有炼油生产装置全部停工。经历了118个小时抢险工作后,炼厂恢复到正常生产运行的初始状态。该企业施工建设质量,以及安全设施设计的炼厂紧急停车联锁(SIS)系统全部准确无误动作,对防止泄漏、着火、爆炸等突发事故的发生,及避免人身、设备损毁、污染等事件出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整个炼厂安全平稳停下来,又快速安全平稳地恢复生产,没有发生任何人身、安全、环保事故的关键。

  又如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成投产后,由于洪水等自然灾害不断出现,经常造成管道外露、悬空和断管事故。2010年8月,四川德阳石亭江洪水暴涨,导致河堤被冲毁,出现大面积溃堤,造成兰成渝管阳支线米,完全于水流冲刷之下。该管道未发生断裂或泄漏,源于该工程管道壁厚等安全设施的合理设计,管道工程建设中良好的焊接质量,以及管道运行管理企业的安全防范和防汛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因素。以上事件说明安全源于质量、源于设计、源于防范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了该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等生产经营全过程各个环节,和从管理岗位到一线员工,从生产运行部门、门和抢险部门到基层站队等各级组织。

  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才能经得起自然灾害和不确定外力的影响,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为安全平稳的生产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