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摄影> 文章内容

催泪!百余张长沙老照片全是你从未见过的长沙!

※发布时间:2018-11-25 4:04: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九八二年,洪水涌入长沙开福区沿江大道,市工人文化宫附近居民宿舍全部被淹。水深过膝,许多年轻人主动帮助年老体弱的邻居转移。

  老长沙人都知道“扮禾”这个词。今天农村收割水稻都是用打稻机,而且大都是电动的,但数十年前农村扮禾要用扮桶。(图为1963年湖南大学土木系学生到浏阳文家市参加社教时与社员一起扮禾的情景)

  在洗衣机问世之前,城市居民大多用脚盆、搓板洗衣,而农村妇女则将衣服拿到河边塘边去洗。如图中这种方法,人蹲在跳板上,用捶打,然后在河中塘中漂洗,照样能洗得很干净。

  上世纪60年代末,长沙烈士公园内是可以骑单车进去的,或者说,你要骑车进去,也没有谁管你。于是有那么一天,照片上这两位姑娘就旁若无人,把烈士塔前那条宽阔的当成了练车场,而且还玩起了车技。

  塞子一插,号牌一抹,嗯呀嗯呀,接续电话。没有使用程控电话以前,邮电局全靠人工接续电话,一名话务员值守一台、十多个门子,打电话排队是常事。图为自建国以来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人工电话值守室,如今再也看不到这种场面了。

  1979年,长沙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第一期摄影培训班,一共有50余人报名参加了学习。这些以后大部分都步入了专业和半专业摄影行业,成为长沙市的摄影力量。

  长沙有些老屋,堂屋居中,面积最大,各家各户围绕堂屋居住。夏天一到,只要抽几把靠椅,出得自,便可在堂屋里歇凉。

  喜爱游泳的老长沙人不知道还认不认得这个地方?很多年以前,长沙的人工游泳池只有为数不多的区区几个,这里便是其中之一的烈士公园游泳池。每到入夏,这池中便水花飞溅,一片笑语欢声。

  1984年,年嘉湖出现冰冻,湖面上不再有游船轻摇桨橹。但湖边总有不怕冷的年轻人,在湖边欣赏雪景。

  1961年,毕业前夕,潘一尘和妻子相约在烈士公园,烈士塔前,草地上,留下了他梦见别人剪头发们青春相拥的合影。

  挥锤开山!枝柳铁建长沙分指挥部21连炮工班的王瓦利、武、牛泽庆(从左至右)在工地挥锤掌钎。

  出车之前!上世纪七十年代,靖县铁建设长沙分指挥部运输队的师傅们,身后的工棚为长沙分指挥部驻地。

  种水稻插完田后不久,就要中耕除草了。今天农村中耕都是用除草剂,可当年却要卷起裤腿下田,几人一排,每人撑根,用脚把杂草踩到泥里去。要碰到运气好,还可捉到又粗又大的黄鳝,那就算打牙祭了。(这张1974年摄于脱甲的照片,就是社员在稻田里中耕)

  整整五十年过去了,青山在,人已老。1957年毕业于长沙市二中(今长郡中学)高47班的同学们是否还能在这张照片上找到当年的自己?

  长沙女演员胡萍,曾在一家咖啡馆当过服务员,田汉发现她具有演戏的天赋,就介绍她到上海进入戏剧界。

  长沙人任冶湘,197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儿童班,中国内地女演员,曾获电影金鸡最佳女主角提名。

  五一广场无疑是长沙市解放后最亮丽的风景之一。半个多世纪来,她历经沧桑,几改容颜。此图为1951年刚修建成不久的五一广场,你看那时街头不但行人寥寥,连车辆都很稀少。

  和1951年相比,1954年的五一广场变化不大,花坛上的灯好像换了,花坛也经过了修整,但机动车依然稀少,人力车仍旧畅行街头。

  到了1968年,广场上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方形建筑物,或者叫“语录碑”,底座也不再是花坛。这张照片上彩旗招展,行驶车辆上挂着,想必是1968年底的某一天正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的长沙市五一广场,以广场西南角的湘绣大楼为背景。该大楼当时在长沙颇负盛名,现已不复存在。背景上五一广场的花坛想必也能勾起许多老长沙人的回忆。

  中山百货公司的旧貌太为老长沙人所熟悉了,那十多根欧式风格的圆柱不仅是当年中山的一道风景,也是长沙商界和长沙市容的一个标志。这两张均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选取角度,使我们今天再来欣赏这座大楼有了更完整的印象。

  1963年时的长沙南门口留在了这张照片上。繁华的南门口当年竟也行人依稀,还穿着白,街上跑着“回龙头”(板车)。从照片上看,公共汽车应是从劳动广场方向驶来,向黄兴开去;照片的右手方向应是书院,左手方向应是天心阁。

  1959年8月,位于八一的湖南大楼即将竣工。当年没有电视,除了,人们更多的是听收音机,因此在当时是极重要的传媒。很多年后,省搬迁,这幢大楼被改成了省电子工业局的办公楼。

  1940年湖南省银行拾元券,此券利用“长沙银行”钞票加盖“湖南省银行”字样,在丘国维任行长时发行。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长沙 儿童 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