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计学科,它所讲的并非是设计基础,不是那些点、线、面;不是那些圆、角、方;也不是那些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基础内容。它是Science不是Basis。
Science of Design,细致地讲起来,它更像是一个偏向宏观思想性、哲学辩证性和设计性营造的一个综合设计专业。如写作般,我们不单单是研究如何写出议论文、叙述文、杂文、小说等各种文体,更重要的是理解各文学风格及特点,从各种角度提取写作这一大主题的核心思维与方法。
设计师不仅要求要会表达、有逻辑思维,也要能耐得住性子,对抱有无尽的好奇,同时还要有,充满发散思维,有探求艺术本质和设计表现的追求,当然还要有些对哲学的见识和思考。总的来说就是对文化,要谦卑,要;对设计,要胆大,要勇敢。
Design如果地说,它一定是个Solution。它可以是试错,可以是一次次的,可以是一层层的抽丝剥茧,看似难但实则是一个值得体验的完美过程。在探究万象实质或在设计主题的升维探讨和研究中,基础设计会越来越偏向于产生“简单”的Design Works。因为这样的思考方式,必然导致“简单”的结果,而所谓的“简单”,绝对不是瞎胡闹。
或许你会疑惑,为何一直主张“脱亚入欧”的日本,并未如英、美国家的设计总有那么强大的表现?为何日本设计又几乎都如开水冲鸡蛋般的“寡淡”?究其原因,大抵有商业发展的原因、心态的原因、设计师的职责原因、生活的原因等等,零零总总的这些原因,使得日本的设计更有一种陶渊明般的幽静,他们也更愿意去研究内在,不顾表面。
尽管在田中一光先生、柳理先生的时代,也就是战后的日本时期,这里的设计审美、艺术教育并不比中国的今天好到哪里,但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加之原研哉,福田繁雄先生等,最终还是平衡了商业与设计的关系,他们通过自己的设计和作品,获得了日本对设计师的信任感,也鼓舞了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憧憬。
提到基础设计,就不得不说Musashino Art University - Science of Design的教授主任原研哉先生。而一说到他我们自然会联想到MUJI ,MUJI实则是田中一光先生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现在得以快速的发展是源自于很好的商业效应和营销推广。
而在田中一光先生的背后,有原研哉、深泽直人、杉本贵志三位先生的贡献,正因为这三人,才凑出了一个完整的能让我们摸得到、看得出、走得进、体会得到的MUJI store。杉本先生虽不为大家所知,但他的设计总能让我们安静得体会到MUJI所传达的自然。
而在自然之外的,还有日本目中一直所的神化。他们认为,在事事间都存“活”着百万神明,他们皆有生命,不论一个碗、一块木头、一双袜子,哪怕一张纸……他们正视这些资源,眼前的一切。在艺术与设计中,这种文化也造就了他们的崇高,不论雕琢、绘制,他们都以一颗认真的心去对待。在不断的自然灾害中,自然的思想自然也直接映射在日本审美意识中,如日本设计常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并以自然的材料为设计语言营造独特的自然意境。
很多学生对Science Of Design学科充满好奇,甚至一再问我推荐一些书目去阅读了解,但这偏偏又是我最不爱说及的话题。事实上基础设计,更注重思维、方法,即便是鸡汤学、成或是职场成等,这些多数没什么营养的东西我倒推荐诸位读过之后可以去做一个这类的作者的设计主题,这就是一个角度新颖的ISSUE。
ISSUE的选择,总使得学生们习惯性地把自己局限在show off之中,比如很多学生做过的某些「社会问题」,尤其是只在中国发生的问题;又如那些做得丝毫没有深度的性话题、女权/女性主义或是小众/大众的心理症结问题……
这些问题,有意无意地都在体现或着设计者的思维探究和内在的层次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有格局的体现。而这些是Science of Design所必需的。至于思维和内在层次的提升则需要大家有广泛的阅读与经历。不局限于设计类的书籍,不论《圣经》《理想国》,还是《我是你爸爸》《》,或是我正在读的《你是的四月天》《耶撒冷三千年》,各书籍都会帮助你积累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