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要想持久利用资源,就必须改变那种耗竭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加速科技进步,没有技术的保障,资源的持久利用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拔生产技术、开发新品的时候,必须做出有利于和生态平衡的技术选择。
近年来,绿色技术迅速发展,在防治污染、回收资源、节约能源三大方面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产品开发、信息服务和工程承包等。据不完全统计,绿色技术与产品的全球市场已超过2500亿美元,到末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在这一市场角逐中,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如美国的脱硫、脱氨技术,日本的尘、垃圾处理技术,的污染处理技术界上遥遥领先。目前,以占领世界绿色产品市场为目的,争夺绿色技术制高点为中心的国际竞争已经开始。在无氟制冷剂技术上美国和欧洲展开了争夺,日本则与欧洲在资源回收项目上互相竞争。为了在竞争上获得优势,美、日、欧等国更多地在绿色产业中应用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新材料,使其变为一个高科技行业。以其特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社会服务在国际环保市场上站稳了脚根。荷兰、意大利、在一些环保技术上也拥有优势,目前也正在盯住这块“大蛋糕”以图分享其中的一块。
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幢大楼里,6名技术员和工程师一起在拆一辆供展示的崭新轿车。他们拆下各组合件,将每个部件的重量称出来,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和计时,这个实验就是做“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使用。这样,既了,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这一观念目前正在激发起世界上许多制造商们的热情。西门子公司的咖啡壶、卡特彼勒公司的拖拉机、施乐公司的复印机、伊士曼柯达公司的机、美国的个人计算机、日本的激光打印机、和的电话机等,都在开始制成可扩开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设计合理化,原材料配制化,使零部件能够充分利用。因此,“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绿色设计”在设计构思阶段,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使之再生得用和生态与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的要求列入同等的设计指标,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
美国公开表示,绿色产品享受出口退税,同时给予出口信贷上的优惠以期占领国际市场,并在商务部下设立绿色产品出口办公室,专门负责绿色产品的投资和促销。日本提出了“以21世纪新地球为主题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积极扶持绿色产业。欧盟经济决策部门还在税收、货款、出口政策上对绿色产品实行倾斜。去年新增投资的70%用于发展各种可生物降解或易于再循环的新产品,在欧洲一些资深的股评家在分析股市时也开始注意问题和上市公司的“绿色效益”(即治污方面的投入产出)。
据伦敦股票经济行的一家公司调查资料显示:自1990年以来,“绿色股”──经营废料处理之类业务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格在伦敦股市上增幅,竟比全部股票的平均值增高70%。法国污染品巨擘莱利雅公司经过10年研究和耗费2亿法郎之后,终于发明了新的生产技术方法,可以不再在喷雾剂容器中使用那些会损害臭氧层的含氯氟烃。
在计算机领域,美国是开发绿色电脑的,为了防止污染,美国署制定的“绿色电脑”标准和省电型电脑标志EnergyStar已正式实施。美国各大电脑厂商积极并将陆续推出具有高能源效率的机种,预计省电效果将高达75%。据估算,由于使用“绿色电脑”,美国每年可节省电费支出400万美元。法国,发动机排量2升以上的新轿车都必须安装废气有害物质催化转换器,这是近年来对汽车废气污染控制越来越严格的例子之一。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明白其中的份量,正如标致汽车集团总经理鸦片克?卡尔韦说:“生态意识的增强是有益的,我们赞同这一点,自然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施奈德、格隆迪希等几家公司联手开发出一种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电视机”,该机所用材料是轻型钢板、铝制件、木料及塑料,这种塑料可重新深化,回收再用,且性能不变,整机各个部件均可拆卸、拼装、更换、以保持适应的最新技术水平。
目前国际商界流行一种被称为“绿色包装”的纸包装,由于纸代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很快重新加入自然循环。美国纸板包装协会,正以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费推行纸包装。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大多已改为纸质包装。有的专家还从仿生学角度,研究分配天然包装的巧妙,探究自然的奥秘。希望能从诸如桔子的“缓冲式”包装、豆荚的“颗料”包装、鸡蛋的气室防震功能和薄壳建筑式构造、贝壳中珍珠的养护与收藏等自然包装中,探索“绿色包装”的新子。法国在食品的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一类难以回收的包装,而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汗和液体食品都采用无菌纸盒包装,无需冷藏可保鲜6个月,回收后,可做成“彩乐板”制作家俱、装饰材料、玩具等,这种绿色包装已成为世界液体食品包装的主流。
目前,全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2000亿美元,预计末将增至3000亿美元。在这一绿色浪潮的冲击下,善于审时度势的商家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引进绿色观念、推出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市场、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渠道、实施绿色公关、树立绿色形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营销体系。
日本一家超级市场要求顾客自备购物袋,以便减少使用塑料代。超级市场发给每位顾客登记卡,自备购物袋的顾客,商店每次在登记卡上盖章,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商店免费赠送一定价值的商品。英国恩斯伯里超级市场集团不仅声称自己是“最绿杂货店”,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护绿”家庭用取代化学清洁剂的植物制成品,从而使其营业额大幅度上升,取得了竞争优势。
在港台、日本、美国,被人们称为“生态服装”的图案、色彩、文字极富特色与寓意:用珍稀动植物作图案,以花草树木为色调,甚至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在服装上,如“我爱大自然”、“臭氧层”等直接来表达消费者的。因此,各种“绿色广告”应运而生,不少著名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纷纷利用“绿色商品”大做“绿色广告”,不少新兴的中小企业也竞相强化自己的“绿色企业”形象,以谋求飞跃发展。美国生产尿布的企业,从环保角度出巅峰小保姆发,进行广告促销,强调布尿片埋在土里至少要经过500年才能分解,而纸尿片在土里很快会分解,于是纸尿片在心中树起了“绿色形象”,短短三年,销售量猛增到1.8倍。
随着绿色潮流的不断高涨,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出现变化,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据有关资料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94%的意大利人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在欧洲市场上40%的人更喜欢购买绿色商品,那些贴有绿色标志的商品在市场上更受青睐。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消费者和荷兰67%的消费者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亚洲,挑剔成癖的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罐装水和的氧气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韩国和的消费者,也竞相购买那些几乎绝迹的茶籽,作为天然的洗发剂。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是首先推行“绿色管理”的企业,该公司任命了专职的环保经理,从1990年开始,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率先回收氟里昂,并计划在30年内,不断减少排放废弃物,成正的“绿色企业”。
“绿色教育”是“绿色文化”的基础。将“”列入职工培训课程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据资料,有70%以上的企业在企业发行的刊物上有关环保课题的专题,NEC、三菱等大企业每年都在员工中开展有关问题专题研讨会。“绿色产品”是指“安全、节能、无公害”产品。除“绿色食品”大量问世外,“绿色电视机”、“绿色电冰箱”、“绿色电脑”等也研制成功。“绿色商标”是现代商品营销中新的竞争要素。由于“绿色商标”代表着安全、无公害,所以有“绿色商标”的商品大受消费者欢迎,价格虽高,但仍能旺销。因此,企业竞相生产“绿色产品”,争取“绿色商标”,成为“绿色企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因重视,生产“绿色产品”,被美国评为“绿色企业”,企业形象和信誉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