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涵结婚
设计的美感是从文化当中截取的,对于大众来说,首先的是一种符号的感受。奥运的形象,从被设计出来到现在已过10年,但大家依然还在使用。图标的应用已不仅仅在体育方面或者是奥运会的方面。很多企业的标志中、家庭装饰的壁纸上、甚至星巴克的圣诞礼包上,都能看到的身影。
符号往往是最容易的,不可否认,中国元素的应用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和独特魅力。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参与奥运会设计的工作,“”这个核心图形就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大学美术学院组成的联合小组设计的。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奥运会的设计和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可以被广泛应用到非常多的当中的,所以每一个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在视觉上体现自己的文化,“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会徽,就有著名的面包山的印象。在这么强烈的文化再现需求下,对于中国的设计师来讲,是能够在设计当中体现中国影像的。”
然而,在无数鱼龙混杂的“快餐式”设计产品中,往往加上一点中国符号就可运用了“中国元素”,打出了“中国风”的卖点。可是中国设计就是中国元素的吗?显然不是。近似设计、模仿设计的泛滥,已经引起了设计师的反思。
赵卉洲说,对于设计来说,我们不要地谈艺术化或者是文化化,这常空洞的,我们是需要表达自己。其实我们表达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的时候,就是表达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一代人。这些曾经失去的记忆里面,我们把这些东西拾回来的时候,它就是有温度的,它就是可以传递出去的。她认为,过分地使用“中国元素”或是“中国风”会显得十分刻意,而中国的时尚不用刻意去表达,中国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式的生活方式,是从生活中提炼的,是生活方式的自然流露。
“我们把这些个人的记忆扩大到集体的记忆、到国家的记忆,很多人知道中国这30年的发展速度这么快,这3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其实老外是很好奇的。”2015年9月,赵卉洲在米兰时装周上做了主题为《记忆的空盒子》时装发布会。她向全国消费者征集了旧物,妈妈做衣服的缝纫机、手工刺绣、剪纸窗花等,都被设计进服装和配饰里,将传统元素用现代工艺进行表达。“我把中国记忆带过去的时候,也把米兰记忆带回来,形成我设计上新的灵感。”赵卉洲说,“这个设计有很大的争议,我到底是不是中国设计,跟中国风有没有关系,我完全摒弃了那种符号性的中国风的元素,但是从传统的基因跟现代的表达里面是东方的。”
文化符号的再设计,不仅仅运用在服装上。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章俊杰在谈到他们的“竹织研究计划”时,提及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一些设计尝试,“竹编的手工艺经过了那么多年,现在看到的跟几千年前是一样的,怎么样突破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手工艺的改变,我们选择的竹编是可以形成一个造型的,最基本的一个依托就是模具,经过一些结构的构成可以在编织的过程当中抽出来。我们进行了模具的,同时选择了陶瓷材料跟它进行复合,我们发现它们俩搭在一起挺和谐的,因为陶瓷很敦厚,竹编非常通透。这两个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同时又常天然温润的状态。” 章俊杰表示,文化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领域,同时商业价值是围绕社会需求、人的需求的发掘。文化价值在商业上会产生潜在的能量,文化创意能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竞争力提高,背后蕴含了更大的价值。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