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包装设计> 文章内容

【网络走转改】(组图)新年换新貌!看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出“

※发布时间:2018-2-1 1:30: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让水清起来,让山秀起来,让产业发展起来,让村貌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新时代、新梦想”网络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安徽。据介绍,经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安徽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省级中心村3209个,已建成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662个,约占布点中心村的40%,自然村整治逐步推开,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有力推动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016年,习总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座谈会时曾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如今,在这片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的1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一个个美丽乡村正步入新时代发展的新征途。

  安徽凤阳县东部的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第一村”。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实施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的序幕。2004年2月,年轻的干部沈浩受安徽省委选派,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修公、盖楼房、兴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土地流转”让这座“中国农村第一村”了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的小岗人不但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经过硬化的道整洁一新,“家家开小车”,已经成为村民感受到生活的最大变化之一。当年参与“大包干”的村民严金昌家还建起了餐厅和农家乐,一年能获得10多万的收入。

  近40年来,小岗村从过去的“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发展到农业、旅游业、招商引资同步发展,村容村貌变化显著。据统计,2016年,小岗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69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

  位于凤阳县城西南8公里的东陵村,与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明皇陵仅一墙之隔,共有1089户4622人,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190元。为带动村中产业经济发展,2008年7月,东陵村成立了以村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据大庙镇东陵村党支部李筱姣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合作社社员由20人发展为现在的320人,社员入股资金由8.9万元变为130万元,2016年盈利80余万元。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其中高效农作物300多亩,拥有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一座,一个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

  作为东陵村旅游扶贫,东陵村51户贫困户也已全部入股东陵村合作社,参与利润分红,合作社已帮助20户扶贫户就业脱贫,带动6户贫困户成功创业脱贫,几年来已先后帮助20多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

  产业落后、村民观念保守,家中缺乏主要劳动力,因病返贫户数众多几年前,六安金寨县白塔畈镇的项冲村,曾给当时新上任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陈玉婷出了一系列的难题。据介绍,为促进贫困农户当期能脱贫、远期能致富、未来可持续,白塔畈镇持续推进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多项措施落地生根。

  其中,装机容量100兆瓦、依山势起伏建设的白塔畈镇刘冲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年发电1.2亿千瓦,每年可实现利税3000万元,已成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止目前,白塔畈镇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373户,总收入134.28万元,能够让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

  近两年,在依靠各类产业扶贫措施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的补贴住进了新家,摆脱了“交通不便,道不好,没有自来水,一下雨全是泥”的居住条件。2016年底,刘冲村村民蒲秀琴和很多人一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楼,楼房后面还有新粉刷的球场。这让她不禁感叹,“有生之年能够住进这样的房子”,是从来没有想到的。

  线上旅游地图、土鸡蛋创意包装一项项乡村文创产品,出自于安徽芜湖青弋江畔六郎镇内的殷港艺创小镇。自2015年以来,小镇围绕艺术教育产业及培养汇聚的2万余名艺术人才优势,以人才支撑设计、以设计引领智造、以智造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殷港小镇文化发起人夏云兴介绍,截至目前,小镇共新引进创业项目20家,累积孵化、引进企业50多家,并在2017年荣获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正朝着实现“皖江文创智造公共服务平台”、“乡村时尚艺术美好生活家园”的目标迈进。

  不仅是艺创小镇,近年来,六郎镇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乡村旅游特色镇、产业转型创新镇为目标,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三水共治”和“清洁城乡美化家园”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政和大港骑车环港、八仙岛泛舟赏景、郎桥公园信步游园、十三官巷闲游品铭,乡村旅游连线成片,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进行跨越升级。因一连三朝共有13人在朝为官、村民修建了13条巷道而得名的北陶官巷村经过了整治,曲径通幽、碧水环绕,与西递、宏村一起入选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人行中,鸟度屏风里。”唐代诗人李白一首《清溪行》让发源于安徽黄山市境内的新安江名扬天下,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水源地。而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所在的深渡镇作为黄山市首批特色小镇之一,正围绕整治、“旅游+徽文化”、“旅游+农业”等途径打造新安江山水画廊流域的“码头重镇”:通过综合建设和利用区内特色农业民俗、商埠文化和服务设施,服务景区发展,建设”旅游+”产业与新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综合服务体,并先后培育了绵潭村、漳潭村等4个安徽省美丽乡村中心村。

  据歙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孙洁表示,深渡镇正基于黄山市内最大水陆码头的区位要素,推进以水域治理为重点的新安江生态。据当地生态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自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以来,已累计投入试点资金4.8亿元推进生态,涵盖农村保洁、河面打捞、无人机巡航监测、规模化整治养殖污染、搬迁淘汰污染企业、建设森林长廊等措施,县域内街口断面水质得以持续保持为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和庄园”位于黄山区谭家桥镇东黄山村的西潭中心村,是一个具有深厚徽文化底蕴的传统古村庄,2015年被评为安徽省级传统村落。该村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村中汪姓村民为徽文化始祖越国公汪华后人。村中,石板老街、徽派民居、旧时祠等充满传统文化风情的元素依然保留至今。近几年,利用“黄山风景区东大门”的区位优势,东黄山村投资400余万元打造西潭美丽乡村中心村,建成了文雅、留一等6个美丽乡村自然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小生活于此的西潭村村民杨金海对变化深有感触。在他的印象中,村容村貌已经从过去的泥泞不堪、“垃圾到处都是”,变成了“垃圾都能分类及时处理”,“大家都不会乱扔”,村中的道也变得宽阔整洁了。据介绍,在镇的推动下,这几年村庄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实现了村域垃圾清运保洁市场化、常态化管理,村境实现组组通水泥和安全饮用水全覆盖,风貌全面改善。

  如今,这个传统徽州古村落也赶上了黄山东部大开发的发展热潮,与附近其他村落共同打造东黄山国际旅游小镇。除了种茶,挖冬笋,杨金海的儿子也在离家不远的黄山屯溪区当起了导游。一边是传承,一边是发展,在无数个和杨金海一样守候在老屋的村民眼中,家乡正一步步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