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作为中华田园设计DOG里的老中医,你说说,到底该怎么学习设计才能让自己进步飞速,又该怎样学习才能像大师一样开创自己的风格,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
还有,老司机,你的文章都是理论性的,我看着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离我好远,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些事转换到工作现实里来。我现在依然是夜有千条,天明还得卖豆腐的状态,怎么破?小梅说接连问到。
兄弟,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问题。学习了理论,不会用,看了好作品不会抄,归根到底还是落地转换的问题。老岳说。
假如你修理摩托车10年,不但理解摩托车引擎的工作原理,你也可以修复大部分引擎的问题,这时你可以造出一部可靠的摩托车引擎吗?老岳说
你读文章觉的有道理和你学会使用这个知识之间还有巨大的跨度,你学会使用这个知识和你能用科学方式生产知识还有巨大的距离。
上一篇文章《让我们用学习来终结抄袭这个话题(上)——设计师学习篇》我们讨论了怎么学习,怎么解码,可是有了知识,不能把知识转换成可以应用的技能,你依然是:道理你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老岳说
知识有两种:陈述性的知识和非陈述性的知识。这个概念在我之前的文章《从设计屌丝到设计大师的学习方法》里详细的叙述过。
我们长时间经历的应试教育主要教给你陈述性知识,而面对陈述性知识,你需要和理解就够了。理解的好,的准确量高,你一定可以考一个很好的成绩,但都和应用无关。
可是设计和艺术、体育一样,陈述性的知识,理解的方式学习这种知识效率很低。而这种非陈述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那么,背曲谱没用,必须要弹琴。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努力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里顶尖的高手,彦祖,我是不是努力的还不够啊?小梅说。
你这话只对了一半,成为大师不是努力一万小时就够了,而是刻意一万小时才可以。好多业余爱好者,一辈子一种艺术门类,但没有刻意,这辈子也最终是个业余水平,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很多年前我就遇到过一个年纪好大的家装设计师,照理说他的工作年龄,就是熬也能熬成水平不错的人了,结果呢? 水平之low让我发指 ......
其实学习这个事也和打游戏一样,一般而言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 “舒适区 ”(简单级别),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中间的是 “学习区”(挑战级别),而最外一层是 “恐慌区 ”(英雄级别),是我们暂时无会的技能。
一般而言,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学会一个知识,掌握了一项技能之后就停留在舒适区了,不停的重复简单级别的游戏,几十年如一日,不再进步。
同样,如果你突然进入学习的恐慌区,就会像一个新手进入了英雄级难度的游戏,一般8秒都撑不到就被干掉了。比如我们读一本哲学书的经历,基本上一页的前三行就足以,甚至让你,因为你会怀疑自己的智商。
那么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保持学习进步的最佳区域就是学习区,就像玩游戏一样,在搞定了简单级别后,进入挑战模式,不停的打磨技术,在这里你不会觉得简单,不会觉得岁月静好,你会觉得有压力、有难度、有失败,但是这个难度和压力都是你能承受的。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
同样,高尔夫球普通爱好者打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打不好打的球。
我之前遇到的设计师,就是掌握了初级的设计技能之后,再也没有前往学习区挑战自己,所以几十年下来,他几乎没有进步。
第一,我们人都有惰性,我们掌握一个技术,一项技能之后,即使有外力,我们也不愿意长时间承受压力和挑战。
第二,我们都有一个行为的惯性,叫:自动完成。也就是说你会不自觉的按照你以往的标准完成你手上的工作,放弃了思考和挑战。
多年前我画效果图的时候,总是有一段时间进步不了。我非常着急,问一些前辈怎么办?有的前辈说,多看多学习,有的前辈说,停一段时间不要画,换换脑子,这两种方法我都试过,但效果都不好。现在看来,其实我当时就是陷入了深度的自动完成,每一次工作、每一次的难度都是上一次的重复,但是自己当时在完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自动完成了手里的工作。
I:前几天陈冠希的模特女友和前夫的撕逼大战,别的我没注意,但是注意到那娘们儿的衣服、定制的饰品箱包什么的,真多!
还有那个特丑的模特好像叫吕燕吧?她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你可以看看她谈创业的节目。然后你会更多的理解模特这个群体,我看到你的平面,觉得你就是为了做一个抖机灵的平面作业而业,你谈不上刻意,还不自觉的进入了自动完成的状态。
I:兄弟,既然你的作业是给模特设计房子,首先你要认真的研究模特这个群体,了解她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个群体的生活里的需求提炼出来,然后你应该建立一个模特需求的需求池,把你能想到的,了解到的需求都放到这个池子里,越具体越好,然后给这些需求排重要等级,然后再把些需求按照重要次序转换成功能,往你要布置的空间里放。比如需求是:要收纳好多的鞋子,那么转换的功能就是一个收纳能力强的鞋柜。甚至是走秀的鞋子、健身的鞋子要分置。
通过这样的学习,你锻炼你对生活方式的归纳和整理能力,同时你还应思考在这个些特殊的生活方式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你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布和取舍这些需求,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这一次的作业更深入的了解生活。
I:你现在布置平面的技法已经非常熟练了,人总是习惯性的用自己擅长的没有压力的技巧去解决问题,而的意义不是让你重复已经熟练的技巧,而是让你尝试那些你不熟悉未知的领域,有时候图纸之外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对你的设计的决定性作用更强......
你看积累一万小时的没有什么用,不过是原地踏步而已,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什么顿悟什么天分,本质在于刻意!老岳说
你想一下,生活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几乎无限多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剧本中只有57种追逐方法?
很简单,因为从有通俗文学那天开始,一代代的作家和编剧们,就只发现了57种好看的追逐戏的模式。
其实在高度成熟的好莱坞,专业的编剧团队们甚至给每一种电影桥段都起了一个编号和名字,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会直接用这种编号来说明。
甲编剧:主角出来后,上车我们使用一个YH004的桥段,然后用PD34过度一下........
还有,还记得庖丁解牛吗?一头牛在一名高手的眼里不过是几个肉块,几个部分的解剖组合,不过就是另一种套和桥段。
我请教过专业的舞蹈家,我说为什么我看到一个舞蹈动作加以学习时,老师要教半天,而你们怎么看一遍就会呢?他说,他们看到的不是动作的,而是动作的组合,是从这个经典动作变形而来的一个动作,过渡到了一个什么动作,过渡衔接用的是某一个动作的哪一个分解小节。
你看专业人士都是何等的相似?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 “结构 ”,这些 “结构 ”就是套。
CCD的总监胡伟坚先生(我们昵称之:姥姥),曾经在亚太酒店设计协会的课程上讲过他的设计经验,他把一个酒店客房可能出现的布置方法尽量终结,最后归纳为58种处理酒店客房平面的方法,并且命名为《客房钻石切割法》。
姥姥说:新手不要总想着创新,首先要把前人积累总结下来的这些方式方法吃透,等掌握精熟之后,创新和突破自然就会发生,这个慢慢来的过程反而对年轻设计师而言比较快。
我这几年来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听过戴昆老师的,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戴昆老师PPT里,有个对一个鞋柜的详尽的设计考现,我非常,戴老师在做什么?他在通过自己的归纳和研发,在为这个行业贡献知识,贡献能结构化的知识,就像是姥姥的钻石切割法一样。
你看,人类所有的知识想被运用和传承,必须要结构化,结构化的结果就是要:形成范式,形成套!从故事到经典文学再到科学方法,乃至设计莫不如此!
其实我一直不太认同所谓设计抄袭的说法,因为每一个设计师、每一个学设计的人,我们了解每一个学画画的人,都是在临摹前人画作的过程当中学习,学画的过程中都有范例。做设计的每一个设计师一定是通过模仿、学习前人的作品长大的。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大家很在意这个事情,一个是不了解、不理解,我觉得一个年轻的设计师直接去模仿一些成型的、好的案例,应该是他最快的成长捷径,只不过你需要大概知道到什么阶段可以甩开学步车自己开始走了,仅此而已。你在那个过程中不用有太多的纠结,好像我在模仿,模仿是应该的。
如戴老师所说,什么叫临摹范例?什么叫成型的好案例?其实就是从学习前人的套范式开始。大师所见,和现代的脑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记得崔华峰先生讲过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个英国的女设计师,只做传统的英式风格,她手里的图纸是她爷爷传承下来的,整理的非常系统,所以女设计师每天非常的轻松,端着咖啡笑看云涌,工作起来也不累。我当时就想,这个英国版样式做的对:范式!模版!整理的真好!正因为如此,人家的这个设计可以卖那么多年。
记得有一次邱德光先生(好吧,我承认我不太喜欢ARTDOCE风格),有个宁波的设计师说,当年做ARTDOCE风格,抄了邱先生的作品,挣了不少钱.......
我当时在想,从品牌的角度来看,邱德光老师的公司切割 ARTDOCE这个品类没有问题,而且邱先生确实做的非常成功,应该就是消费者当中的ARTDOCE风格第一人,但是我不太同意做ARTDOCE风格的设计就是抄邱先生,当然我承认:邱先生为ARTDOCE风格天才的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模版,光凭这一点就堪称大师。
其实人类知识和文化的传递方式,永远都是新知识在旧知识之上层累和叠加出来的,正如牛顿所说:我只不过是恰好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人类有信史至今,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范式的人不超过10个,而牛顿算是一个。其余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在做局部的推动和改善,就像是站在巨人之肩。
学习层面上讲根本不存在所谓抄袭,因为学习套范式是必须的过程,无论学习的是什么?(当然,直接盗图不算学习,没有什么好的说的,盗图就是偷)。
这是个好问题,就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到电影的故事,电影里探索新范式,新套,原创新剧情是高雅文学和文艺片的事情 ,流行文学和商业片只需要‘好用的’剧情。
评价严肃作品,往往要看它是不是发明了独一无二的人物和剧情(套)。所以严肃文学作家是科学家,通俗文学作家是工程师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从设计屌丝到设计大师的学习方法》的文章里所讲的:什么是大师?就是给整体行业增加了知识总量的人。
你看,人类从远古起就有专职负责解释世界的人,最早是巫师,再到部落首领,再到哲学家思想家,再到教,再到现在的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由这些人提供基础的思想模型、思想范式,然后这些更新的世界观,影响到艺术家,推动艺术创新和实践。(比如发现之前,没有哪个剧本使用过时间旅行、穿越这个桥段。比如没有电的输入输出和存储,你不可能看到现代武侠小说里的内力!) 然后艺术的进步带来新艺术范式,新艺术范式强烈的影响设计,而设计行业中的一级大师提供设计行业的新范式,二级大师负责演绎这个新范式(做加减或变形),并在这个范式的基础上沉淀出更多的小桥段,小的变化。”
在上一篇习设计的文章《让我们用学习来终结抄袭这个话题(上)——设计师学习篇》里我们讲过了如何解码大师的作品,假如你不了解设计行业里都有哪些经典范式经典套经典风格,你是不可能学习到精髓的。
一所培训新闻香师的学校,首先要培训学生识别香味和香味组合的能力,他们把这叫做香料的层析法,比如:
奇华顿香料学校的学校实验室收藏着奇华顿集团使用的1300种原料,每种原料都装在一个个瓶子内,瓶上标签注明里面是单一原料或由多种原料制成的混合物。
吉夏尔说,学生们必须熟练掌握其中500种原料,“就像字母表的字母一样”;随后是“和弦”,就是一些已知的原料混合;最后是“短语”,也就是学校创始人让·卡尔定义的气味家族,包括柑橘香调、花香调、木香调、蕨类香调、东方香调和西普香调⋯⋯
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学习的设计者,应该像是一名闻香师一样,使用风格层析法(风格分析方法,点这,教你抱大师大腿的正确姿势!),看到某一个作品的时候,可以非常明确的解码出来:
嗯,这套作品的前香来自于雅布的衡山,平面基韵来自伍仲匡老师的四季餐厅,哈哈哈,还有一点桥本的和土豆的调皮,又加上了斯卡帕的分离做调和⋯⋯”老岳说。
“老岳,我有点明白了,针对套和范式烂熟于胸的学习,才能让我真正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哎,以前为什么没有早些听说这个方法啊?”小梅说。
“科科,你早就听说过啊?只不过你知道,但并不了解罢了,你以为我们常说的苦练“基本功”这个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其实不就是让你苦练套,勤学范式吗?”老岳说。
其次要有针对性,一个已经掌握的套就不要重复了,去学习新的。如前文所讲,始终让自己处于学习区的,不断的给自己小压力和小挑战。
A:老岳,我刚工作没多久,想去工地学习施工图,我该了解木工的哪些知识?该问木工哪些东西?因为我实在太迷茫,不知道怎么办。
I:我你去工地之前,先把你要去的工地的施工图找来,从头到尾的临摹3遍。不懂不要紧,不明白也不要紧,先抄上3遍,这3遍临摹完了,你就非常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要问什么了,你的问题不在于你不知什么,你的问题在于你针对学习对象完全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你去工地基本就是在旅游。
以前军训的时候,教练教我军体拳,学了好久后,我们基本上把拳打成了操,细节总是不对,气势不足,没有杀气,后来教练问我们是否知道每个动作的实战作用?然后开始教我们每一个动作在实战中的意义,于是我们有明白了为什么要有这个细节和动作,于是进步非常快,拳打出来虎虎生威。
之前我们说过,设计、艺术和体育一样都是以非陈述性知识为主的,(不懂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的点这补课:从设计屌丝到设计大师的学习方法)学习非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而且必须是刻意,但是刻意的结果好坏要及时反馈出来,最好有高水平的人在一旁指导。这就是为什么高水平运动员的教练如此重要,NB的导演如此重要的原因,他们不停的修正运动员和演员的动作或表演,及时提供反馈。
其实学习设计也一样,两个同样学校和年龄,甚至智商、学习能力等等都非常接近的年轻人,一个去了大设计公司,一个去了小设计作坊,即使一样努力,5年后他们的差距都是巨大的。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大公司套深,对范式等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强,你学起来更快。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公司里高水平的同事和,可以对你的工作做出及时的反馈,帮你及时修正行为,少走弯。老岳说。
是的,我承认现实生活里是有天才的,可是天才的概率少之又少,而且远比你想象的少,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设计行业里有没法用科学解释的天才,所以你不用羡慕天才,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里根本没有天才,去除运气成分,只有看谁的训练学习更科学。
都说设计是创意行业,要讲究天分,那么我们就拿比设计创意更讲究天分的文学创作这个事来举例子吧:
文学讲究天分,天才。我们谁都不相信曹雪芹是可以被培养的,就连王朔也赞美刘震云:那一刻在握着刘老师的手写作....... 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如何科学的培养作家。
长久以来,中国作家的训练就是写小说,评论小说,然后一篇一篇的写完整的小说,除此之外,大约就是到各地体验生活。问题在于中国大学的中文系,从来没有成功的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作家,面对这种局面,一般人马上会得出结论:写作靠的是天赋,作家不是能培养出来的。
可是美国的大学是可以培养作家的,而且还培养了中国的作家,比如哈金毕业于大学文学写作专业,而我最喜欢的作家严歌苓,毕业于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
大部分中国作家几乎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而在美国专门的写作课程非常多,内容也很成熟。很多中国作家对这种基础的训练非常不屑,认为这种课程会带来一身工匠气,但这种写作班至少能够告诉你,如果你的小说写到3/4时崩溃你该怎么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教坏的。
中国的设计师是不是也像中国的作家一样,除了天天参与设计,就是看图片评论设计,最多背着相机去某个项目拍拍照?专业训练在哪呢?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设计,创造,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当我看到一个好产品、好作品、好书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心里和年轻时撩到一个妹子一样的高兴。现在我自己开始尝试做产品,开始尝试写作,才能明白每一个的背后那种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重复打磨,其实根本不、不美丽,乃至是痛苦。
嗯,彦祖,你给我说过了,学习设计时,获取知识的解码,以及获取解码后的,其实这些知识,我隐约的有感觉,总结不出来,只是没有能力像你一样说出来罢了......小梅说。
兄弟,首先做出这些知识总结的人不是我,是研究人类学习模式的科学家,我只不过是做了我自己的解释和翻译,以便能最快让你吸收而已。
相信我,你原来好像隐约知道,不过是你的错觉而已,就像你来到一个地方似曾相识或觉得某这个场景你梦里见到过一样,都是大脑的错觉把戏。这种把戏阻碍了你继续深度的学习。